我们常说
人应该更加勤奋
但在冬天
稍微“懒一点”,做以下四件事:
可能更健康
“懒”起来
俗话说:“春困秋困,夏午睡,冬三月睡不醒”。与其他季节相比,冬天似乎特别容易让人怀念温暖的被窝。事实上,中老年人起床时“懒一点”对健康更有利,尤其是冬天。
冬季白天短、夜晚长,很容易“扰乱”生物钟。随着夜晚变长,褪黑激素分泌量增加,使人们更有可能赖床。因此,冬季养生时,建议遵循自然规律,早睡晚起。
同时,人在睡觉时,大脑皮层处于休眠、抑制状态,各种生理功能低速运转。新陈代谢水平降低、心跳减慢、血压下降……如果此时突然站起来,很容易造成大脑供血不足,从而可能导致中风等意外事故。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。昼夜温差较大,早晨特别寒冷,需特别注意。
正确的做法是:
作息方面,建议早睡晚起,晚上尽量在10点左右入睡。睡觉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,安静,光线稍暗,温度适宜,选择合适的床和枕头。中医讲“胃不和则睡不安”。建议睡前不要吃太多;并且睡前不要剧烈运动。剧烈运动会使阳气散失,阻碍阳气入阴,导致心神不宁、睡眠不好。您可以泡脚来帮助入睡。
还有一点很重要:睡觉前不要把手机带到床上。睡前玩手机会使人的大脑兴奋,入睡后容易做梦。
慢慢地站起来。你可以睁着眼睛躺在床上5分钟。起身后,静坐1至2分钟。坐在床边等待 1 至 2 分钟,然后起床。注意卧床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。
起床后不要急于叠被子。可以先把被子翻过来晾干,洗完吃完早餐再叠被子。
洗澡更“懒”
冬季气温较低,温差较大。为了适应环境,皮肤容易出现粗糙、头皮屑等现象,频繁洗澡、大力擦洗,会加速皮肤油脂和水分的流失,甚至损伤皮肤角质层。
此时,皮肤变得干燥、脆弱,导致瘙痒并可能出现细菌感染。
正确的做法是:
在北方地区,秋冬季节每周洗澡1~2次就足够了。洗澡时间应限制在5至10分钟。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不建议长时间洗澡。
洗澡水温不宜过高。建议控制在37℃以内,少洗澡。为了健康的皮肤,每2至4周洗澡一次就足够了。力度要轻,皮肤不应发红或疼痛。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。
如果腿部头皮屑严重,皮肤干燥发痒,不妨尝试以下方法:
①沐浴后涂抹硅胶霜和维生素E乳液,保持皮肤湿润。
②适当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。
③衣服要柔软、干净,尽量采用纯棉材质。
④可以自制“当归补血汤”,用当归6克、黄芪6克,每天泡水喝。如果没有心脑血管问题,还可以加入红花0.5克,以行气活血。
运动让自己变得“懒”
很多人喜欢一大早出去晨练,但在寒冷的冬天,晨练一定不能太剧烈。
冬季,室内外温差较大,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肌的供氧量,加重心脏的负担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容易出现供氧不足、心脏缺血的情况。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肌梗塞。
正确的做法是:
冬季外出锻炼时间不宜太早,最好在10:00至16:00之间;
注意保暖,尽量在室内锻炼,特别是雾天、雨雪天;
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运动到大汗淋漓为止,以免损伤肺部,也避免因出汗后皮肤张开而导致寒邪侵袭;
运动前要充分热身。不太剧烈的运动,如八段锦和太极拳是更好的选择。
大脑有点“懒”
冬季光线减弱后,有些人的情绪会出现一些波动,比如感觉不如阳光明媚时那么快乐。在一些北欧国家,冬天来临时,白天变短,夜晚变长,更多的人感到抑郁。当地医生将这种情况命名为季节性情感障碍。
另外,原本夏天枝繁叶茂的景象,到了冬天变成了萧条,人们的心情也会有些郁闷。有些抑郁症患者此时甚至可能会复发。再加上天气寒冷,人们更有可能呆在室内,社交活动会减少,这可能会导致孤独感和失落感增加。
这个时候,不妨让自己的大脑“懒一点”冬季养生,不要想太多。
正确的做法是:
冬季要注意控制情绪,避免大喜大悲,避免紧张、焦虑、愤怒、思虑过多等负面情绪刺激,尤其是老年人。
采取保暖措施后,中午左右可以出去晒太阳,多与人聊天,或者积极培养一些可以在室内进行的兴趣爱好冬季养生,比如画画、写诗、插花等,以提高身体素质。你的心情。保持舒适。
这4种健康方式过冬
你学会了吗?
综合丨央视新闻、央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