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历史悠久,形成了许多有趣的节日,不过不是每一个节日都能够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,享受三倍的工资的,而端午节便是其中的一个,端午节是大家所熟悉的,相信没有谁会不喜欢端午节的粽子,同时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,不单单只有包粽子一项。
仲夏端午烹鹜角黍
吃粽子基本上是人人都知道的端午习俗,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粽子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才有的,却是因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。历史上,粽子又称筒粽、角黍、食筒、饭筒、裹蒸等等。粽子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,到了晋代,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,按晋代周处的《风土记》所说,粽子之义“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时之象也”,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;“进筒粽,一名角黍,一名粽”。这就是史籍上端午较早的记载。后来则传说是为纪念屈原才食粽子。据《续齐谐记》所载: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,楚人哀之。至此日,以竹简贮米,投水以祭之。汉建武中,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,谓曲日:“闻君当见祭甚善,常年为蛟龙所窃。今若有惠,当以楝叶塞其上,以彩丝缠之。此二物蛟龙所惮。”曲依其言。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丝花,遗风也。
端午浴洗晦气
在广东一带的地区关于端午的习俗是端午浴,孩子们苦草麦药或艾、蒲、凤仙、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,少年、成年男子则到江河、海边冲凉,谓之洗龙舟水,洗去晦气。在湖南、广西等地,则用柏叶、大风根、艾草、菖蒲、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,不论男女老幼,全家都洗。端午浴,此俗至今尚存,且广泛流行,据说可治皮肤病、去邪气。
赛龙舟祭屈原
端午最重要的一项习俗便是赛龙舟了,赛龙舟的历史悠久,从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,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做竞渡游戏,以娱神与乐人,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。在两湖地区,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。可能屈原及曹娥、伍子胥等逝去后,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,故有此俗。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,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