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渊在起兵前是隋朝的唐国公,他的封地太原以前是上古时期唐尧的封地,唐国公的名号就源于此。古代的阴阳家有一种理论叫“终始五德说”,该理论认为阴阳五德是按照土、木、金、火、水排序的,按照这个排序历史上的华夏民族的领袖唐尧就为“土德”。
李渊认为自己跟唐尧一脉相承都属于“土德”,而土的颜色是黄色,因此唐朝天子应该穿“黄”,象征着无上的品德和权威,黄龙从此便成为正式的皇帝朝服。
到了唐高宗时又规定除了皇家意外,朝廷官员和民间百姓一律不允许穿“黄”,黄色便成了皇家专用,一直到延续到了清朝灭亡。
龙袍要绣九条龙的原因
古代帝王受《周易》的影响,崇尚九五至尊。《易·乾》中说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”。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,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,皇室建筑、家具陈设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、五两个数字。
此外因为九是奇数,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,于是,将一龙绣在里襟。这样,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,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(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),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。
龙袍的制作工艺
龙袍的空地一般为褚黄色,龙袍上并绣有9条龙,间以五色云彩。领前后正龙各1条,膝部左、右、前、后和交襟处行龙各1条,袖端正龙各1条。龙袍并不是专供皇帝穿着,郡王及以上都可以穿,只是不能用黄色,其他官员是不能穿着的,只有得到皇帝亲赐才能穿着,但在穿着必须“挑去一爪”,以示区别。在明朝,经改制后的龙袍,称为蟒袍,成为明朝职官常服。
龙袍的色彩选用颇有研究,并十分严格,古代人使用的色彩并非单纯是人的本性需要,同时又作为一个种族或部落的标志,在远古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穿用采用赤铁矿染色,到了夏代崇尚黑色,周代崇尚红色,秦朝崇尚黑,汉朝崇尚玄色。隋文帝穿的龙袍第一次采用黄色,其后长期以黄色为最高贵,它象征中央,因此,这种风气一直延用下来,直到封建王朝结束。龙袍上的字纹样的颜色由淡月白色,品月和普蓝组成,“蝙蝠”有朱红、枣红、绛色、香色、青铜色等数种颜色。“如意头”有明蓝、月白、藏青和水红、桃红、枣红、雪灰两种颜色组成。
龙袍的做工有刺绣、缂丝之分,其中缂丝工艺相对复杂,工艺上称为“连经断纬”。这种缂丝工艺在中国流传已久,宋代时多用于其他装饰之上,到清代多用于服饰,后因缂丝工艺消耗工时过长,所以多用于龙袍之上。
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