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关于中医是不是伪科学的讨论一直很激烈。从方舟子到罗振宇,不少知识界大V都举起了反中医的大旗。他们的反中医,似乎更能显示出他们的理性或见识。
其实,不是中医不好,而是真正懂中医的人太少;不是中医问题多,而是中医问题多。
中医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?假中医当道,真中医很难得逞。就是那些假中医在欺骗百姓,祸害老百姓,不断玷污中医的名声。
据媒体报道,近日,家住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崔先生,在某保健院接受理疗时身体不适。他顿时呼吸困难,脸色一黑。经鉴定,崔先生因针刺双侧气胸继发双侧肺破裂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死亡。经警方调查,为崔先生开的针灸店老板不仅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,而且多次在没有医师资格证、医师执业证、医师证的情况下为顾客针灸。机构许可证。
其实,这样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。这些“三无”保健所打着中医的旗号非法行医。每个人都应该擦亮眼睛,为自己的健康负责。
丁安徽
“养生”变成“事业维护”?
在北京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上,有20多家从事医疗保健的机构,但只有3家机构的经营范围与工商登记的实际经营项目相符。
这些不合格的医疗保健机构的大多数工作人员也不合格。上来就给客人“脉脉”男士养生会所,女性多为“气血不足”,男性多为“肝肾阴虚”,治疗方法有推拿、艾灸、拔罐、刮痧等等。
网上流传的医疗保健价目表
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扩大,许多没有中医资质的美容院、养生馆、SPA馆或足疗店,为了牟取暴利,给患者诊脉,随意给患者扣上“气虚两虚”的罪名。血、脾胃”。“不和谐”的帽子,对所有体质一视同仁的艾灸、拔罐、刮痧等“包治百病”,伤害了人们的财运和健康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经销保健品,尤其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利润十分惊人。“保健品”变成“保健品生意”,招商引资,“假保健品”生产商、商家也大发横财。
据统计,2016年,全国消协共接到消费者保健服务投诉2725件,而2015年为516件,其中不少投诉与保健有关。
在医疗机构进行针灸等物理治疗?国家早就禁止了
对于保健场所打着中医旗号的非法行医,我国早有规定。
2018年6月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《中医保健服务规范(试行)》(征求意见稿)。中医养生服务,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化中医养生机构。
中医药保健服务规范和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起草。旨在促进和规范中医保健服务的发展,使中医保健机构在经营活动中有章可循。
该文件明确“中医健康状况鉴定和评价服务应当由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,或者在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人员指导下进行”。并规定“中医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:
(一)从事医疗活动;
(二)使用针灸、疤痕灸、泡灸、牵引、牵拉法、中医微创技术、中医洗肠等外伤性、侵入性、危险性技术的;
(三)开具药品处方;
(4) 促进治疗效果;
(五)内服不符合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目录》、《保健食品可使用目录》规定的中药饮片或《禁用中药材目录》规定的中药饮片; 《保健食品禁用清单》;
(六)开展医疗气功活动;
(七)从事药品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;
(八)以中医药预防、保健、养生、健康咨询等名义,或者以中医药理论和术语为幌子,进行虚假宣传,欺骗消费者,谋取不正当利益。“
2018年6月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非医疗机构开展“火疗”项目的批复》。针刺、疤痕灸、泡灸、牵引、牵拉法、中医微创技术、中医洗肠等侵入性或危险技术方法。
所以大家还是要找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诊治。
树立科学养生观念,提高辨别“伪养生”的能力
有句话叫“求医不如求己”。虽然关注健康的初衷是好的,但大众缺乏医疗专业素养,不信任医生。自我诊断和治疗容易误判或延误病情,确实给临床带来了困扰。因此男士养生会所,养生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。
首先,没有万能的健康秘方。专家指出,即使是每天机械性地喝八杯水,也可能导致脾湿湿盛,何况中医偏颇,拔罐、针灸等治疗方法也有适应症,唯有科学的观念养生 只有进行适度的日常养生保健,才能让病痛隐形。一种药自己吃了感觉不错,马上推荐给亲戚朋友,好心办坏事就容易。
甄别养生谣言有一条“金科玉律”:凡是没有使用条件、不考虑个体差异、没有使用限制和范围的养生妙招,都要打上问号。
如果说科学的养生观离不开辨证论治,那么日常养生的第二个重点就是讲究适量。日常生活的健康原则是适可而止,运动也是如此。超出身体负荷的过度养生更不可取。
三是树立“治未病”的健康观念。随着医疗卫生观念的发展和进步,预防保健在国民健康中的作用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。树立“治未病”的健康观念也很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