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偶然看到了一个视频,画面中一个母亲怀抱着她的女儿,试图逗女儿吃西瓜。那个女儿还是个婴儿,她用小手试图抓住母亲手中的西瓜,一边挥舞四肢,一边吵吵闹闹。母亲看到女儿的模样,笑得开心不已,不断将西瓜移到女儿的面前,逗得女儿兴奋地“哇哇”大叫。最后,母亲终于让女儿成功吃到了西瓜。
这看似温馨有趣的一幕,实际上引发了我的一些忧虑。作为一名有着丰富育儿经验的幼教老师,每当我看到这种引起婴幼儿情绪激动的情景,都不禁感到担忧。
我注意到,这个视频的评论区没有对母亲的“逗娃”方式是否合适进行探讨。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我发现许多父母虽然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,甚至愿意花大价钱让孩子参加早教班,但却很少从教养方式的角度来审视“逗孩子”的行为。这表明在孩子的婴幼儿阶段,人们的教养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。
人们常常把生命比作一只风筝,随着时间的推移,风筝飞得越高。然而,这只风筝受到一根线的制约,而这根线就是童年时期。童年时期的经历会引导和影响我们的整个一生。实际上,这根线可以一直追溯到婴幼儿时期。在这个关键阶段,婴幼儿的性格、情感以及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会随着身体的成长而初步塑造。
因此,如果我们想要为孩子打下成为快乐、自信、情绪稳定的个体基础,我们必须关注这个阶段的教养方式,特别是成年人与婴幼儿的相互交往方式。这关系到婴幼儿早期对世界的探索、感知和体验,对孩子的安全感、专注力和自我意识的养成至关重要。
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上述视频中母亲的“逗娃”方式,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良的体验。孩子急切地想要吃西瓜,但由于母亲频繁地干预,孩子不得不调动情感来表达自己的需求。如果父母经常采用这种“逗娃”的方式,他们可能无意中让孩子养成通过情感宣泄来实现目标的习惯。
婴幼儿无法理解“逗”的含义。他们无法区分什么是玩笑,什么是娱乐,他们只能感受到具体的情境变化,比如眼前的西瓜被拿走了。反复多次后,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、焦虑和愤怒,这些不良情绪显然对孩子的成长不利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听到成年人说小孩“不懂开玩笑”或“性格不好”,实际上这与他们婴幼儿时期不愉快的经历有关。对“逗”的不良经历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,随后演变成一种行为模式,影响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以及成年后应对类似情境的方式。
当然,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“逗娃”,而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,确保在不引发婴幼儿负面情感的前提下进行“逗娃”。正确的“逗娃”应该建立在孩子愉快体验的基础上,尊重孩子的主体性。
举例来说,对于喂食西瓜的情景,可以将西瓜放在孩子附近,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拿取,这对孩子来说是一次有趣的探索,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,从而培养自信心。另外,将西瓜切成小块,和孩子一起分享,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乐趣,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。
等到孩子的认知、社交和语言能力逐渐成熟时,类似于视频中母亲的“逗娃”方式就不再有问题了。因为孩子能够分辨出开玩笑的意图,也有更多的方式来表达和解决问题。